首页>>学术热点
为人民做学问——全国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讲话精神一周年纪实
阅读次数:0  上传时间:2017-05-24

摘自《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3日 01版)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高校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阵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迈出了坚实稳健的步伐。

铸魂立格:以马克思主义引领育才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旗帜鲜明的答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不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

作为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全国各高校秉持清醒的理论自觉和坚定的政治信念,推出了一系列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新发展的举措:

清华大学“双高”计划、同济大学“333”计划、中山大学“出思想”目标、南京大学“双重”计划……这其中,马克思主义是确保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教条的,它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把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中心建在中国!”北京大学提出的这一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

教育部调整新增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81个学位点,完成“马工程”96种重点教材提纲审议,举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理论研讨会……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建设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立德树人,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教学的根本任务。

中国人民大学推行“海外留学归国教师国情教育计划”,锻造又红又专的高层次教师队伍;中国药科大学推进“教师亲和力工程”,实现师生零距离、沟通无障碍,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吉林大学的“M·M”学习研究会和中国矿业大学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读书会”,引导师生“在马言马、懂马信马、传马护马”。

在这些高校鲜活的教学实践中,全程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扎根时代:为解答中国问题贡献智慧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

研究解决问题,回应解答问题,这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更是社会主义大学应有的社会担当。一年来,教育部共编发《高校智库专刊》111期,向中央报送专家咨政建议650余篇。

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在不断推出的国家重大部署中,活跃着越来越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身影。

对双多边机制下的区域合作平台进行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等方面研究——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依托“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机构,开展了宽视角、多维度的研究项目。

对区域经济学理论创新、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与产业转移等展开深度探讨——南开大学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院、搭建雄安新区建设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平台,开展了针对性、储备性的政策研究。

建平台、汇资源、聚人才,一批具有高显示度的研究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不断为国家和区域发展贡献智慧。

中国政法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推出的《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为加强司法文明建设提供了一面可供自我对照的“镜子”。

东北大学与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联合成立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脱贫攻坚、破解改革发展难题提供了智力支撑。

厦门大学的台湾问题研究、中山大学的粤港澳发展和南海问题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的“周边海域”和“新疆域”研究等,为抢占国际学术前沿、维护我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发挥了智库作用。

根植时代沃土,服务国家战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从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书写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华章。

薪火相传:以学术自信传承中华文化

“绵延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发展的深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指引我们深入挖掘文化自信这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奏响代表中国水准、具有世界影响、引领时代进步、塑造人类文明的中华文化动人乐章,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今年5月,清华简《算表》作为“人类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标志着中华文化又一个伟大成就载入了人类历史史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断挖掘其历史内涵,阐发其时代价值,激发其蓬勃的生命力。

“全球汉学联盟”“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山东大学联合海内外汉学研究机构,致力于抢救散落于世界各地的珍贵汉文古籍,重构当代中国的古籍完整存藏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创新工程”、《全唐五代史》《全清词》大型古籍整理项目、“中国古典数字工程”——南京大学以工程带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

《儒藏》《中华道学百年精华集成》《巴蜀全书》——四川大学以大型文化典籍的编撰出版工作,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一年来,各高校以坚实厚重的学术底蕴、勇于担当的学术情怀,推动有重大学术价值的基础学科和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冷门学科,不仅有人做、有传承,而且有创新、有发展。

中山大学实施“人文学科中长期重大研究与出版计划”,力图打造一批具有百年影响的经典之作。

浙江大学推进“经典文化传承与引领计划”,加强对优秀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与传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踏实为学,笔耕不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学术自觉,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光芒,让中华民族迸发出强大的前进动力。

国际眼光:为中国话语崛起架起桥梁

“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殷切希望和时代要求。

在当前的国际学术界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声音还比较小,即便在本该最有发言权的中国实践解读和中国理论构建上,也还存在“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问题,构建全面、透彻、有力的国际话语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作为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试点单位,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围绕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话语,坚持原创性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有力推动了中国思想和中国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

提升国际话语权,既要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又要以宽广的胸襟、开放的视野积极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架起友谊的桥梁、学术的通衢。

清华大学倡议成立的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联盟、亚洲大学联盟,推动了全球大学人文对话与交流机制落实;

北京师范大学在美国出版发行的杂志《CHINESE LITERATURE TODAY》,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文学推介刊物;

北京外国语大学通过亚、欧、美17个国家22个孔子学院的建设,大力推进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北京语言大学致力于面向东南亚、南太平洋、非洲、北美、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汉语国际研究,促进语言传播与文明对话;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的多位教师在海牙判决公约谈判等重大国际事务中发言发声,展现了中国学者的智慧。

还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国(境)外设立相关研究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就在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分别建立了集教育、医疗、研究、文化交流功能于一体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海外中医中心”,成为中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梁。

中国高校的足迹已遍布世界各地,成为宣传中国道路、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力量。一个“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在这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大繁荣大发展的历史机遇。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朝气蓬勃、波澜壮阔的新局面。

《光明日报》( 2017年05月23日 01版)

 结项公告
>>更多
●  版权所有:河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    ●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  邮编:050024  ●  电话:0311—80789750
冀ICP备18011017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630号